刘小明是市铁路中心医院肿瘤呼吸科副主任、副主任医师。对于从医20多年的刘小明来说,每一次手机振铃都可能4556银河国际线路检测乎一次生死的较量。当病人遇到突发情况时,刘小明总是第一时间赶到医院,为患者做检查、做治疗。每当看到病人症状减轻,心电监护器上的指标都恢复正常时,他才能稍微地松口气。
作为肿瘤科的大夫,刘小明不仅要解决病人生理上的病症,更要呵护他们心理上的健康。刘小明从西安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毕业参加工作时,收治了一个肺癌晚期患者,全身多处骨转移,声音嘶哑、身体虚弱。因为年迈,每次患者叙述病情时,刘小明都是蹲在地上,耳朵凑在她的嘴旁,耐心地听、仔细的记,老太太说完,刘小明就再给她复述一遍,直到她点头确认。由于老太太上厕所不方便,又不习惯在病床上使用便盆,刘小明就和她的家人一起把她抬到轮椅上,再推到厕所。老太太因口服止痛药,肠道蠕动功能减退,加之肿瘤晚期体质衰竭,排便困难,刘小明就自己戴上手套,抹上石蜡油,手伸进肛门为老太太把大便扣出来。病魔无情,老太太最后还是走了,看到声泪俱下的家属,刘小明也伤心落泪,虽然老太太的儿子多次安慰他,但想到和老太太的朝夕相处,刘小明仍然陷入悲痛、无法自拔。
人们一直在说工作八小时,一周五天制,然而,在刘小明的概念里,只要病人需要,只要工作需要,他就24小时待命。2017年除夕,带着老婆、孩子回家过年的刘小明接到一个病人的电话,电话那头十分焦急,说自己脖子上好像摸到了个肿块,会不会是淋巴结转移了?听到对方无助的声音,刘小明一边宽慰病人,一边立即打车去医院,对患者进行检查。尽管初步诊断没有肿大淋巴结,但为了缓解病人顾虑和压力,他还是陪同病人做了彩超确诊病情。
不论时间有多迟、不论夜有多黑,对刘小明来说,手机铃声就是命令。一个喉癌术后病人,气喘、气短、血氧饱和度只有70%到80%,这样的铃声刘小明根本无法拒绝……像这样的电话还有很多,每当午夜铃声响起,他都二话不说赶到医院,看到他们症状缓解,心里才能稍微平静。
2018年6月,刘小明诊治的一个老太太,患甲状腺癌晚期,病人想回老家落叶归根。有人劝道:“略阳刚受过暴雨洪水灾害,路难走的很,老人已经这样子了,万一路上有个意外,那可担当不起哦……”正当大家犹豫不决的时候,刘小明主动请缨:“面对一个生命所剩无几的老人,这点小小要求,我们都不去,还能指望谁去?”救护车在略阳的山路上一颠一簸,加之严重受灾,让本来崎岖的路更加危险难行,救护车上不去的时候,刘小明就带着车上的人下来推,最后车实在没法开了,他们就把老人固定在担架上,几个人一步一步沿着山路往上抬,抬到家后,一个个都累的精疲力尽。等到往回走,看到那崎岖陡峭的山路,车上的人都感觉后怕。
作为医生的刘小明,他深知高超的医术才是医生救死扶伤的立身之本。2006年,刘小明选择继续深造,在江苏大学医学院开始了3年的研究生学习。当看到微波消融、粒子植入技术治疗肿瘤,创伤小,恢复快,效果好,他就主动与省肿瘤医院知名教授联系,积极学习引进。其中一个病人诊断为肺癌,因为年龄大、体质差,走路都喘,刘小明及时作出诊断,利用微波消融技术,实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。还有一位46岁的女病人,体检发现右侧乳腺肿块,高度怀疑是乳腺癌,伤心、难过、犹豫、彷徨让本来严重的病情更加恶化,为此刘小明反复的安慰她,给她做工作,并制定了精准的治疗方案,实行保乳手术。每一步都在计划中,每一步也都走的精致,稳当。
授人玫瑰,手留余香。刘小明用精湛的医术让肿瘤病人不再“谈癌色变”,用仁心大爱诠释了医者最伟大的职业操守,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赞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