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是一个普通的儿科医生,每天的工作平凡而又忙碌,没有什么惊人的壮举,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成绩,但是我却被病人需要着、依赖着,我为之而满足,为此而幸福。
“ 儿科累、风险高、太清贫…”这些耳语从我进入医学院到毕业定科都总能听到,但是我毅然决然选择了从事儿科工作,我喜欢天真无邪的孩子们,从走出校门到我院儿科工作至今一千四百多个日夜,从未想过要放弃,每天和他们在一起,握着他们稚嫩的双手,望着一张张可爱的笑脸,我很快乐,累点,苦点,值了!
记得三年前,那时我刚独立值班不久,一位刚出院不久的迁延性腹泻患儿的奶奶来找我,见到老人家,我急忙问其孙子还好吗?老奶奶乐呵呵地说:“小邓医生,我必须跟你汇报汇报,我孙子经过你的治疗,终于不拉肚子了,我今天不是带孙子来看病的,我算好了,你今天应该值夜班了,给你送点我亲手包的包子。”
这件事给了刚踏上儿科临床岗位的我很深的触动和感动,我所学到的专业知识让孩子恢复了健康,而孩子的健康对一个家庭又是多么重要。渐渐的,我有了自己的粉丝群,家长们也常常带着治愈出院的宝宝来医院看我,彼此问候,就这样被信任、依赖和认可,我们医患也成为了朋友,甚至像一家人。
他们的信任也时刻鞭策我不断进步,我总想“我的医术高一点,孩子们的病痛就少一点”,光有为患儿解除病痛的美好愿望是远远不够的,还必须练就一身过硬本领,才能真正的给他们带来实惠。所以我努力加强自身学习,刻骨钻研专业知识,埋头工作。
在虚心向前辈们讨教临床经验的同时不断汲取新知识,日渐使自己成为一个技术精湛的儿科医生,能为患儿们更好的服务。年初,作为主管医生的我,就在主任的带领和全体科室同仁的努力下,又成功的抢救并治愈了一位危重患儿,一个重症肺炎伴呼吸、循环衰竭的47天早产双胎女婴。
记得在患儿入院的当夜还出现反复呼吸暂停及间歇抽搐等,我和责任护士彻夜守护在宝宝床旁,随时为这个孱弱的小生命调整呼吸机参数、清理气道,及时救治。那一夜,心电监护仪上时刻变换、跳动的数字,记录了我和同事们又经历了一个紧张、惊心的不眠之夜。
经过16个日日夜夜的积极治疗,宝宝从无自主呼吸、需要呼吸机辅助呼吸到呼吸平稳,从只会呕吐、不吃奶到每次进奶60毫升,这坚强的小生命,闯过了一道道生死难4556银河国际线路检测,终于挺了过来,让这个幼小的生命又获得了新生,让一个家庭又获得了希望。
我不去想未来的道路是平坦还是泥泞,在儿科事业的这条道路上,只要守着“为了孩子们”的初衷,默默奉献,努力前进,有一份热发一份光,一切,都在意料之中。